学院发展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发展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近十年来,物理学院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水科学、极端光学、新量子物相、量子场论求解方法等前瞻性基础研究中取得一系列“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扫描探针显微术、激光质子加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突破多个“卡脖子”问题。过去十年学院共到账科研经费33.53亿元,发表SCI论文1万1千余篇,授权专利450余项。

科研获奖:

近十年来,物理学院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3 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3项,7 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7 项成果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年度十大研究进展、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等。

重要代表性获奖:

年份

奖项

名称

获奖人

2017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

张国义

2018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氮化物半导体大失配异质外延技术

沈波、康凯、王新强、童玉珍、陈志忠、付星星

2019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13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原子核结构的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

孟杰、周善贵、龙文辉、张双全、梁豪兆、赵鹏巍、彭婧、耿立升、吕洪凤

2014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制备机理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李焱、杨宏、蒋红兵、吴朝新、龚旗煌

2014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科学技术进步)

III-V族氮化物材料生长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张国义、付星星、康凯、童玉珍、于彤军、胡晓东、龙浩

2015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

肖立新、陈志坚、王树峰、曲波、龚旗煌

2015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哈德雷环流变宽机理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胡永云

2016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激光驱动离子束稳相加速方法研究

颜学庆、盛政明、林晨、陈民、陈佳洱

2017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吴学兵、王飞格、王然、左文文、易卫敏、孔民芝

2017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中国华北地区霾的综合研究

赵春生、刘鹏飞、马楠、冉靓、邓兆泽、徐婉筠、陈静、陈颖

2018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新型微纳光子器件原理及应用研究

方哲宇、朱星、祖帅、李梓维、康义敏、肖英东

2019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原子尺度下水的复杂形态与全量子化效应研究

王恩哥、江颖、李新征、孟胜、徐莉梅

2019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

我国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反演解析及物化特性研究

傅宗玫、张霖、赵春生、旷烨

202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原子分子动力学超快光场成像和调控

刘运全、吴成印、彭良友、龚旗煌

2022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然科学)  对称破缺微腔光物理与应用 肖云峰、董春华、曹启韬、邹长铃、龚旗煌

2014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单个纳米颗粒光学检测新原理研究

龚旗煌

2015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天体

吴学兵

2016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发现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孟杰

2017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非对称微腔光场调控新原理研究

龚旗煌

2015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吴学兵

2016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王恩哥、江颖、李新征

2018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

江颖、王恩哥、徐莉梅、高毅勤

重要代表性成果: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技术及应用研究

激光质子加速器理论与应用推广

原子分子超快成像和控制

对称破缺微腔光学研究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攻克多圈图费曼积分计算难题

第三代半导体发光器件衬底研究

二维面内外延制备晶圆级二维半导体单晶

纳米激光研究

量子液滴研究

米级二维单晶原子制造突破

晶格动力学在纳米埃米尺度上的实验研究

世界最低温度的无液氦消耗制冷机

原子尺度上水的复杂形态和新奇效应

首次实现对太电子伏乃至十太电子伏质量区域的三玻色子共振态及马约拉纳中微子的探测

材料耐辐照性能研究

发现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强子态的实验研究

核物理第一性原理研究

原子核的存在极限

射频超导加速技术

利用中国天眼的脉冲星类天体研究

中国的类星体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