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发展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发展 > 学生培养 > 研究生

培养概况

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形成了在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核技术及应用8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行发展的学科体系。随后二十年间陆续获批增加了等离子体物理、大气科学(气候学)、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和工程)、物理学(高能量密度物理)、物理学(复杂与生命系统物理)7个二级学科。近年来,物理学院结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位项目结构和培养目标,新增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当前已形成4个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下,以学术型博士培养为主体、专业型硕士培养逐步发展的研究生办学体系。

表1:研究生培养学科布局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物理学(高能量密度物理)

物理学(复杂与生命系统物理)

天文学

天体物理

大气科学

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科学(气候学)

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

核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核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和工程)

 

专业型

硕士

类别

学科领域

电子信息

光电信息工程

物理学院目前在读研究生人数超过12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约占95%,以直博生为培养主体,同时培养四年制普博生;硕士研究生中四分之三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此外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研究生,2001年至今已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院攻读研究生学位。通过依托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和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等校地共建研发机构,物理学院积极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国防事业需求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师资力量

物理学院坚持引育结合,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起一支结构合理、效能显著、国际学术影响力日益提升的一流师资队伍。目前在岗230余名学术学位博导、30余名学术学位硕导以及近30名专业学位硕导,形成了年龄分布合理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梯队。

物理学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导师潜心育人营造良好环境,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导师及导师团队代表。近五年共有45人次获得北京大学优博指导教师称号;2022年12月,现代光学研究所导师团队在首届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评选活动中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

图1: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导师及支撑团队

教学支撑

课程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根基。自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北大物理学科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均以丰富、系统、前沿著称。饶毓泰、周培源、吴大猷、王竹溪、马仕俊等老一辈物理学家投入大量心血开设“光之电磁论”、“流体力学”、“广义相对论”、“高等力学”、“统计力学”、“原子核、场论”等研究生课程,开启了北大物理学科研究生教学的历史先河。

近年来,物理学院着力于打造基础与应用、前沿与交叉并重的完备课程体系,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2021年初,在物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物理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导下,全面启动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集中全院优质教学力量梳理、完善各个二级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研究生核心课程库,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设施等方面重点推进40门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有效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开展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践行“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2:物理学院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名单

 

二级学科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学院多个二级学科

高等量子力学

朱世琳

2

群论 I

李新征

3

量子统计物理

吴飙

4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与应用

何琼毅

5

高等电动力学

彭良友

6

理论物理

量子场论

马滟青

7

粒子物理

曹庆宏

8

广义相对论

陈斌

9

群论 II

刘玉鑫

10

量子规范场论

刘川

11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理论

裴俊琛

1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冒亚军

13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一)

李智焕

14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二)

班勇

15

高等原子核物理

杨晓菲

16

凝聚态物理

固体理论

冯济

17

量子多体理论

Ryuichi Shindou

18

凝聚态物理导论

林熙

19

高等半导体物理

戴伦

20

原子与分子物理

原子、分子光谱

吴成印

21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

刘运全

22

光学

非线性光学

陈志坚

23

光学理论

王若鹏

24

量子光学

古英

25

天体物理

恒星结构和演化

Kohei Inayoshi

26

天体物理辐射过程

黎卓

27

天体物理动力学

于清娟

2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化学

赵春生

29

大气遥感

李成才

30

大气湍流

张宏昇

31

气象学

中尺度动力学

孟智勇

32

气象学、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

数值天气预报

闻新宇

33

地球流体力学

杨军

34

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

物理海洋学

刘永岗

35

核技术及应用

核技术及应用导论

刘克新

36

粒子加速器

陆元荣

37

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

王宇钢

38

核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和工程)

核磁共振成像学

高家红

39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肖池阶

40

物理学(高能量密度物理)

高能量密度物理导论

乔宾

 

此外,教学师资和优秀教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物理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物理学院共有17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出版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上、下册)》、《群论及其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脉冲星物理》、《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大气湍流基础》、《大气遥感》、《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核磁共振成像—生理参数测量原理和医学应用》等一批高质量研究生教材。

 

培养举措

一:学术型博士生培养

根据不同二级学科的专业特点,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由多个实体科研与教学系所(中心)承担,包括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天文学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等。此外,天文学系联合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共同开展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物理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导师责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遵循严把关、细落实、强预防、早分流的原则,近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举措。

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按不同专业方向和学位类别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制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规定》,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规范各关键环节培养档案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严格课程考试考查管理;完善考核组织流程,切实发挥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年度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制定《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化管理细则》,明确关键节点的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

严格把关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学术规范和学位授予审核;压实导师责任,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切实承担学术评价、学风监督、学位评定责任;规范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流程,夯实“学位论文送审后修改”和公开答辩信息的工作机制。在历次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中,均未出现“问题论文”。


新时期学院以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为契机,推进本科-博士研究生贯通培养,探索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从2022级博士生开始,启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培优计划”,参照世界顶尖物理学科人才培养经验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遴选过程,多方面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和过程化管理,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切实提升博士生的综合素养、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培养整体水平向世界一流迈进。

二:专业型硕士生培养

为解决当前国家在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安全等重大需求领域中光电信息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激光医学与应用等高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学院利用在前沿光技术、微纳光子学、生物光子学、凝聚态光电材料与器件、超强激光技术及应用、激光加速器等前沿领域的学科优势,开展应用性、前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创新全链条。2021年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启动电子信息专业硕士项目,聚焦光子技术与应用光学、光电材料与器件、激光加速器与肿瘤诊疗三个研究领域,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着力为国家光电信息产业输送具备光电基础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发人才。


为进一步加强学研产融合,以学生实习实践为契机,将高校前沿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将学生研究课题与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学院积极探索与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已与首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并授牌。目前已授牌的实践基地有:国科离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医智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科温州研究院。

学术交流

物理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广泛合作,为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开展高层次科研交流提供平台。2020年前,物理学院通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北京大学研究生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北京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资助项目,以及各二级学科和导师层面的研究合作访问和国际会议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在读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支持。2017-2019年期间,每年有超过400人次研究生出境参加国际会议、暑期学校、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等。2020年后线下学术活动受全球疫情影响较大,物理学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线上国际会议、国际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活动,为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2022年下半年起,研究生线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逐步恢复。

物理学院为促进院内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优质平台,自2003年起启动“钟盛标物理教育基金”研究生学术论坛,20年未曾中断,已成为北大物理学术活动的重要品牌。此外,2014年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科联合创办“五校联盟博士生学术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通过定期开展校内和校际研究生学术活动,有效加强物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交流与互动,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

奖励荣誉

北大物理历来重视研究生学术底蕴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学术氛围浓厚,各个学科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在1999年-2013年期间开展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共有1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4篇博士学位论文在2008年-2013年期间及2022年重启开展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外,每年均有近10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表4:历年获选全国优博、北京市优博名单

(注: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自1999年开始,至2013年以后不再开展;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自2008年开始至2013年暂停,2022年起重新开展。)


年度

获奖类别

专业

姓名

论文题目

导师

1999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凝聚态物理

盖峥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应用研究

杨威生

200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凝聚态物理

杨金波

新型稀土—铁化合物的结构、磁性与超精细相互作用研究

杨应昌

200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朱世琳

量子色动力学求和规则的若干应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效应等

杨泽森

200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孙庆丰

介观体系瞬态量子输运的理论研究

林宗涵

理论物理

袁烽

重夸克偶素产生和双胶子交换模型下高能硬衍射物理

赵光达

2004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戴柬

离散非交换微分几何及其上地场论构造

宋行长

200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刘魁勇

正负电子湮灭中粲夸克偶素的产生

赵光达

2008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吴俊宝

量子场论与超弦理论中的微扰散射振幅

宋行长

2009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张玉洁

正负电子湮灭中的产生以及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的研究

赵光达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凝聚态物理

廖志敏

准一维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输送

俞大鹏

201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凝聚态物理

马仁敏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及其电子与光子器件研究

戴伦

2012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凝聚态物理

方哲宇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

朱星

2013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物理

马滟青

重夸克偶素在高能对撞机上产生机制的研究

赵光达

凝聚态物理

方哲宇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

朱星

2022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任燕

污染过程湍流作用机理及细颗粒物输送研究

张宏昇

光学

李耀龙

金属和二维材料表面电子超高时空分辨研究

龚旗煌

近年来,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研究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成为攻关多项重大原创成果的主力军,收获了“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领域科技论文”、“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 “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真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晨光杯”青年优秀论文”、“CMS实验组年度奖”、入选“美国宇航局哈勃学者计划”等众多国内外学术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