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出国交流留学生等情况
1、本科生
物理学院一直实施“三位一体”(课程,科研训练和全球课堂)的方式培养本科杰出人才,着力建设国际化教学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交流,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形式,加强国际化课程和师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为了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国际化交流的机会
近年来,学院积极为同学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暑期学校和冬季学校、实习培训、合作研究、学术竞赛、交换学习和联合培养、访问考察等项目提供帮助和经费资助。经学院审核,同学们在国外或境外修读课程的学分可以替代校内课程学分。既充分利用了国际和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又扩大了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
(2)积极与国外大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2019年前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我院与哈佛大学、莱斯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亚利桑那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平均每年派出10-15位同学到上述学校进行3-5个月不等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研究。
(3)增加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机会,重视交流质量
据统计,2020年新冠疫情前物理学院本科生每年出国出境学习交流约100人次,即超过1/2的同学有出访机会,其中约40%为参加科研实习,约20%为参访交流,15%为参加会议,此外还有部分同学以参加国际暑期学校和冬季学校、实习培训、合作研究、学术竞赛、交换学习和联合培养、访问考察等形式出国交流学习;其中约80%的同学由学校学院资助往返旅费,10%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4)秉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除了自己的本科生走出去,我院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氛围也吸引了留学生来我院学习交流。2003-2022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留学生30人,其中朝鲜11人,韩国3人,马来西亚8人,美国3人,日本2人,泰国2人、新加坡1人、印度尼西亚1人。同时每年不定期有国际学生来我院科研交流学习。2018年两名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本科生到我院进行3个月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研究。
(5)国际化课程建设
为尽快营造外语环境,促进学术交流,物理学院积极推进英文课程的建设,目前开设并执行的英文课程有18门。
(6)鼓励并引导同学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竞赛等
我院鼓励并引导同学参加在国内外举行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物理学院每年都邀请国外学者150多人次来前来讲学、举办讲座和座谈交流。学院2010年创办了“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邀请诺奖得主等国际著名学者论述物理科学的基础前沿问题及最新科技进展。2016年,我院举办高等物理教育国际会议,邀请了美国物理教师协会会长等四位国际物理学科教育专家和中国物理教育界专家,对比中国、美国、欧洲、前苏联物理高等教育现状及优缺点,并对高等物理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院不定期与香港中文大学组织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科优秀学生论坛;2015-2018年派出同学参加亚洲科学营(Asian Science Camp),2017年我院同学获得亚洲科学营一等奖;2011-2018年组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营。
以上这些举措全面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多样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为本科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多的选择。
2、研究生
物理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广泛合作,为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开展高层次科研交流提供平台。2020年前,物理学院基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北京大学研究生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北京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资助项目以及基于学科层面和导师层面的研究合作访问和国际会议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在读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支持,2017-2019年期间每年达到400余人次出境参加国际会议、暑期学校、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等。2020年后线下学术活动受全球疫情影响较大,物理学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线上国际会议、国际研讨会等多形式国际学术活动,为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建院以来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十多个国家留学生申请到我院攻读研究生学位,目前17人毕业,6人在读。毕业生中如2015届博士毕业生马妙钟(泰)等人继续在各自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已取得较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