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百十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物院论坛(第30讲):Peter Ring 教授应邀做客物理学院学术论坛,讲述“原子核物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

2023-11-23

供稿:科研交流办、技术物理系

审核:赵鹏巍、徐莉梅

2023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论坛第三十讲在思源多功能厅成功举办。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Peter Ring 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原子核物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Nuclear Physics)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赵鹏巍主持。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教授出席论坛并向Peter Ring教授赠送纪念品。

赵鹏巍主持并介绍Peter Ring

彭良友向Peter Ring赠送纪念品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精确的描述量子多体系统的方法。该方法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主要被应用于多电子体系,如原子、分子和固体结构等,多年来一直是描述量子多体系统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原子核物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能够统一描述核素图上绝大多数原子核,已被广泛用于描述原子核的结合能、半径、形变、裂变位垒、转动惯量等多种性质,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Peter Ring 介绍原子核物理中的密度泛函理论

首先,Peter Ring围绕Hohenberg-Kohn定理与Kohn-Sham定理的基本思想与内涵,简要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与多电子体系涉及的库伦相互作用不同,在原子核物理中,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构建精确密度泛函的挑战更大。目前常用的密度泛函包括非相对论性的Skyrme和Gogny密度泛函以及相对论密度泛函。Peter Ring教授特别强调了相对论密度泛函在描述原子核多种性质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和优势。随后,Peter Ring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在原子核基态以及激发态性质中的应用。通过与各种超越平均场的方法相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可以成功地描述原子核的各种激发态性质。

在报告的最后,Peter Ring介绍了从第一性原理方法导出原子核密度泛函的最新进展,例如利用Brueckner变换将真空中的核力转化为核介质中的有效相互作用等,这是一个原子核密度泛函理论重要的发展方向。

同学们积极向Peter Ring提问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Peter Ring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本期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来自北大物理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他兄弟院校的六十多名师生在现场交流,通过蔻享学术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近3000人次。


回放链接:https://www.koushare.com/video/videodetail/71094


报告人简介:

Peter Ring,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欧洲物理学会核物理最高奖 Lise Meitner奖获得者,世界知名的原子核物理学家。曾担任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等刊物编委,1992年获得Humboldt-Mutis研究奖,2005年成为Hellenic Nuclear Physics Society名誉会员,2010年入选北京大学首批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2012年被评为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论》和《物理评论快报》杰出审稿人。Peter Ring教授在量子多体理论、奇特原子核、超重原子核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引用累计达6万多次,H因子为109,特别是其专著《The Nuclear Many-Body Problem》自1980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是原子核物理学界最受欢迎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坛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论坛创办于2020年9月,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学者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热点问题等做学术演讲,旨在推进高质量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开拓新兴特色方向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优秀青年人才。